媒体报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北京卫生健康信息化现在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0-01-21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9640
在患者扎堆的北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既往病史、历史用药等情况,对医生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接下来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当北京地区30家医院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后,医生用药有了更多参考依据,更多的证据参考让医生诊断更有信心了。
2020年1月4日,北京市卫健委信息中心副主任郑攀在"2019~2020 HC3i数字医疗网年度会议"上发表演讲,从北京市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历程,到新时期以电子病历共享为代表的互联互通共享成效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详尽介绍。
解读北京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历程
北京市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可以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整合共享阶段、互联互通与大数据建设四个阶段:从2003年非典防治开始,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始提速;到2017年互联互通与大数据阶段,由政府主导的卫生健康机构数据互联互通支撑大数据应用逐步落地。

郑攀表示,“互联互通与大数据行动计划目前正在研究设计阶段,各项应用正逐步落实。”
3001360次跨院病历调阅,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显成效
电子病历共享工程一期于2016年完工,现已初步搭建平台,建设相关对接标准,目前共接入30家市级医院,基本实现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信息采集共享、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同步完成居民健康信息门户建设。
统计显示,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总的病历调阅量为3001360次,调阅率5.3%。
以阜外医院为例,跨院电子病历调阅平均每日基本维持在31-77例,电子病历调阅正逐步成为医生日常处理近期跨院就诊患者的有效辅助手段。
跨院电子病历调阅,为何深受医生喜爱呢?
以阜外医院某病人为例,医生需要为他开具凝血机制的药物。当病人到医院复诊时,医生发现上次开的凝血机制药物作用不是太好。通过调阅该病人在其他医院的就诊记录,发现其他医院为这位病人开过一种中药,联合用药的过程中,这类中药的药性正好不利于该凝血机制的药发挥作用,因此造成了当下对凝血药物的干扰。找到问题所在之后,医生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电子病历互联互通之后,全市就诊人群的健康数据渐渐呈现出来。通过对患者诊疗记录的追踪,让全市卫生管理和健康促进等相关机构,都能对我市人口健康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接下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对于北京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郑攀从以下七点进行了介绍:
1.建立互联互通网络体系
网络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了全市各级各类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承载了多个北京市医疗卫生业务应用。
2.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工作有序推进、各机构有效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以及电子认证工作,信息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3.公卫、基层现状
在公共卫生方面,建设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系统、卫生监督平台、计免系统等20余个信息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实现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数据的直报与采集以及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此外,北京市卫健委已于2019年以国家第三版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与基层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开始推进北京市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建设项目。
4.综合管理
已建立了OA系统、一窗式许可审批系统、医师执业注册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护士联网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综合卫生统计平台、卫生财务管理系统等系统支持各项业务。
5.医疗服务
使用医改平台、卫生综合系统信息平台、北京地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卫生综合信息管理决策平台对医院进行医疗服务治疗监管;电子病历共享平台一期加入20家医疗机构,实现了电子病历的共享调阅。
6.人口监测
已建设国家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全院人口信息库、全院户籍人口个案信息管理子系统、全院流动人口个案信息管理等系统,以支持全员人口情况统计、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市区人口动态监测等业务。
7.便民惠民服务
2017年8月底启动健康北京APP的建设工作,全方位、全周期满足公众健康服务的需求。
郑攀表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初衷就是服务医疗机构、服务医生、服务患者。对于医生和医疗机构来说,能够辅助诊断、提升医疗质量;对于患者而言,能够提升就诊的便利性和满意度,方便患者更好的进行健康管理;对于整个卫生信息化建设而言能够发挥支撑医改、辅助决策的作用。
上一篇: 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下一篇: 现各省已实现健康码基础数据和技术互通,将继续推动全国“一码通行”
 
 
关于南软 新闻中心 南软产品 联系南软
 
版权所有:合肥市南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皖ICP备09018322号-1   电话:  0551-65334538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拓基金座A1806-1807室
河南、河北、山东 安徽以及其他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