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北大第四届医疗卫生CIO班成员,《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云南通联站副站长。云南省计算机学会数字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HITA 医院IT运维管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医疗和临床科研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信息化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19年各省市持续出台相关意见、行动计划,到2020年二级或三级医院普遍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刚刚过去的2019年成为互联网医院规划、建设的集中期。互联网医院不但要为患者提供服务,还要实现对合作医院的赋能。面向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一站式就医流程优化服务,依托线下实体医院,通过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向普通用户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复诊、远程会诊、电子处方、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服务;面向医院:互联网医院提供先进诊疗技术,通过驻点带教、远程授课、在线指导、AI辅助、标准化诊疗方案输出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医生水平。政策方面,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新出台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使互联网医院建设和管理有更清晰的路径。从趋势来看,各地关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政策已经从鼓励行业发展,开始逐步落地,为互联网医院的医保支付指出了方向。2019年的新政开始具体制定互联网医疗的服务类型、服务方式、服务价格等,甚至考虑医保如何接入。2019年,保险和科技企业也在持续布局互联网医院,他们在医疗健康领域做了大量投资或自建业务。多地加快推进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建设,为审批互联网医院搭建前置基础环境、条件。
互联网医院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完善,外延正在逐渐扩大。互联网医院产业生态将连接的资源做进一步融合,为自身寻找更精准的定位。 第一,政策引导更清晰,市场需求更强劲。专科、慢病是互联网医院较好的选择,更好地整合资源,线上线下融合将进一步深入,并集约化利用。对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病在线上复诊有了更多动力,开展专病管理的互联网医院类型会更广。第二,互联网医院成为药品流通重要渠道。互联网医院在疾病筛查、药品零售配送、保险支付等方面做好衔接后,能更好地成为药企与患者之间的桥梁。患者需要疗效更好、负担得起的药物,尤其是优秀的新药;药企需要更精准、效率更高的渠道。第三,互联网医院将向智慧化发展。数据产生价值。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互联网医院的应用会越来越深入,医疗健康数据的重视度将会极大提升,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进而构建独特的商业模式将对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数据的价值将进一步被放大。2020年,落地的互联网医院将越来越多,是否还会有新的模式出现,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