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以湖南省为例,该省目前通过多层级、多条线部署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多达15个,大都为“烟囱”式应用,系统之间不互通,普遍存在数据重复采集填报、同类指标统计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既造成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也经常出现一数多源,数据之间打架的现象。
即便是公认的信息化建设明星——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面临同样的困扰。全国政协委员、该中心主任吴浩坦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工作效率较低、服务质量不高、信息孤岛林立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标准与规范》的出台恰逢其时。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与规范》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应用的方向。通过建设符合规范的信息系统,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加强信息部门的力量,能够发挥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技术指导作用,统筹安排、统筹管理,最终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联互通”的目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统一全省基层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可以为区域健康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减少障碍。同时,基层信息系统基于统一标准规范进行整合,能够保证统计口径的高度一致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提供的数据涵盖医改进展、资源配置、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分配等,报表繁多,急需解决由于查询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业务系统明细数据、统计汇总数据和填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规范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统计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及时性,让基层工作人员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